索引号: | bxsrlzyhshbzj-2025-00020 | 发布机构: | 本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|
信息名称: | 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《关于留住人才创造更好就业机会的建议》(第4107号)答复 | 主题分类: | 2025年 |
发布日期: | 2025-05-13 | 成文日期: | 2025-05-13 |
废止日期: | 文 号: | ||
关键词: |
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《关于留住人才创造更好就业机会的建议》(第4107号)答复
孙浩代表:
您提出的《关于留住人才创造更好就业机会的建议》收悉,现答复如下:
“本溪英才计划”实施以来,我局着力抓好人才“引、育、留、用”4个环节,积极吸引青年人才回溪来溪服务本溪振兴发展。
一是完善人才政策措施。制定了《企业引进青年人才生活补贴操作细则》《本溪市高校毕业生申领生活补贴操作细则》《本溪市高校毕业生申领购房补贴操作细则》3个政策性文件。为科技型企业、优质中小企业新引进的40周岁以下博士、硕士、本科及优秀高职、中职毕业生,分别给予3年期每人每月2500元、1200元、600元、300元、200元生活补贴;为应届毕业且在溪企事业单位缴纳社会保险的全日制博士、硕士和本科生,分别发放3年期每人每月2500元、1200元和600元生活补贴;为应届毕业且在溪企事业单位缴纳社会保险、在溪就业创业5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全日制博士、硕士和本科生发放一次性购房补贴,新建商品住房补贴标准分别为每人8万元、4万元和2万元;存量房补贴标准分别为每人3万元、2万元和1万元。
二是兑现落实人才待遇。依托“高校学子留溪来溪”专项行动,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吉林大学、东北大学等高校开展6个批次“名校优生”政策宣讲、校园招聘活动,成功招录“双一流”高校毕业生31人。走进辽宁科技学院、沈阳药科大学、沈阳工业大学等37所高校开展政策宣讲、校园招聘活动64场,2024年我市新增青年人才(38周岁以下 )6857人。为释放引才留才诚意,我局积极兑现人才政策,2年来累计兑现企业引进青年人才生活补贴1088人次、补贴资金247万元;兑现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2671人次、补贴资金835万元;兑现高校毕业生购房补贴47人、补贴资金91万元,累计兑现人才政策性补贴1173万元。
三是营造人才发展生态。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,累计选送10名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高级研修班。实施少数民族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计划,面向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,推荐15名少数民族青年专业技术人才,到国内一流高水平高校、医疗机构、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,进行为期1年的特殊培养和实践学习,解决职业规划和上升途径问题。用好人才评价工程,依托“兴辽英才计划”、“本溪英才计划”等国家、省、市人才培养评价项目,推荐3名教育、企业管理类人才获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,3名工程师入选省“兴辽英才计划”,10名工程师和10名高技能人才入选市“本溪英才计划”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,对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、企业集团实行“自定标准、自主评审、自主发证”。开通中小型科技类企业职称评审“直通车”,实行“随时申报、单独评价、一年多评”的灵活机制,助力人才成长成才。
下一步,市人社局将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,强化人才政策储备,优化人才发展环境,不断吸引集聚青年人才,为本溪振兴发展提供智力支撑。
一是吸引集聚青年人才。实施“高校学子留溪来溪”专项行动,深入开展“名校优生”和“百校千企”校园招聘活动。精选优质岗位100个以上,利用春、秋季校招契机走进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开展宣讲招聘。梳理我市企业招聘岗位需求3000个次以上,带企入校、带岗入校开展校园招聘 30次以上,引进青年人才5000人以上。为来溪“名校优生”落实生活补贴和人才公寓等各项政策,通过座谈、培训等方式提高“名校优生”对本溪的了解和认可。
二是强化人才政策支撑。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11条措施,设立青年就业服务窗口,推行“直补快办”“政策计算器”等服务。借鉴发达地区人才政策经验,对现有人才政策进行优化升级,提高人才政策吸引力。加大人才政策宣传推介力度,利用“本溪人才”“本溪人力资源服务”等微信公众号,依托“人社政策宣讲小分队”进园区、进企业、进校园等载体活动,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政策宣传体系,进一步提高人才政策知晓度和落地落实精准度。
三是落实人才培养评价工程。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,积极组织我市青年人才参加高水平国家级和省级高级研修班,推进专业知识更新。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工作,遴选5名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,到国内高水平高校、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,进行为期1年的特殊培养和实践学习。用好人才评价工程,择优遴选推荐青年人才参评“兴辽英才计划”优秀工程师和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,遴选10名左右人才参评“本溪英才计划”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,对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、企业集团实行“自定标准、自主评审、自主发证”。开通中小型科技类企业职称评审“直通车”,实行“随时申报、单独评价、一年多评”的灵活机制。
四是优化人才服务供给。优化《“本溪英才卡”管理使用办法》和“本溪英才卡”APP,扩大本溪市人才服务加盟单位规模,为优质人才提供就医问诊、文旅休闲、餐饮住宿、交通出行、企业宣传等多领域服务。强化薪酬激励保障,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,鼓励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、协议工资制、项目工资等灵活分配形式,推广国企科技人才、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,提高企业技术技能人才薪酬待遇。适时开展“人社专员”活动,为优质人才提供线上线下“专人快办”服务,增强青年人才荣誉感和归属感。
非常感谢您对人才工作的关心与指导,欢迎再提宝贵意见!
本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
2025年4月7日